体育馆的未来: 创新、扩展和社区参与
体育馆也在不断扩展,以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和设施。以下是一些体育馆正在扩张的领域:
- 健康和保健:体育馆正在与医疗保健提供商合作,提供健身、营养和康复服务,从而促进整体健康。
- 教育和培训:体育馆正在提供教育和培训计划,帮助人们了解健康和健身的原则并获得认证。
- 社区参与:体育馆正在与社区组织合作,提供各种活动,例如体育联盟、健康教育计划和社区活动。
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对于体育馆的成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体育馆可以参与社区的方式:
- 与学校合作:体育馆可以通过提供健身课程、课外活动和体育设施,与学校合作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健身。
- 与老年人中心合作:体育馆可以通过提供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活动和计划,与老年人中心合作来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
- 与当地企业合作:体育馆可以通过提供员工健康和健身计划,与当地企业合作来促进员工健康。
结论
体育馆的未来是光明的。创新、扩展和社区参与将继续塑造体育馆,使其成为社区中更重要和多功能的资源。通过拥抱这些趋势,体育馆可以继续为人们的健康、幸福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急啊 国家体育馆鸟巢的资料!!!
国家体育馆鸟巢的资料“鸟巢”介绍“鸟巢”,这件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2002年10月25日,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国家体育场是第一个进入建筑设计程序的北京奥运场馆设施。 据北京市规划委介绍,国家体育场建筑概念设计竞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格预审;第二阶段为正式竞赛。 截止到2002年11月20日,竞赛办公室共收到44家著名设计单位提供的有效资格预审文件,经过严格的资格预审,最终确定了14家设计单位进入正式的方案竞赛,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瑞士、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奥运会不仅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创造最伟大的作品,包括世界建筑设计最高奖——“普利茨克奖”得主在内的全球许多最具实力的设计团队和最有才华的设计师都参与了这次竞赛。 2003年3月18日,最终参与竞赛的全球13家具有丰富经验的著名建筑设计公司及设计联合体,将他们理想中的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壮丽构想送抵北京。 13个设计方案中,境内方案2个、境外方案8个、中外合作方案3个。 在随后的方案评审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和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等13名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评审、反复比较、认真筛选,经过两轮无记名投票,选举出3个优秀方案,分别是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完成的“鸟巢”方案、由中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独立设计的“浮空开启屋面”方案、由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画与中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天空体育场”方案。 在此基础上,评审委员会又以压倒多数票推选“鸟巢”方案为重点推荐实施方案。 在讨论“鸟巢”方案时,共有8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1票作废。 在国际建筑竞赛中,一个方案能获得如此多的共识,应属少见。 为征求公众意见,竞赛组织单位又将全部13个设计方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公开展出。 展出历时6天,征得观众投票6000余张。 其中被中外评委重点推荐的“鸟巢”方案获票3506张,“浮空开启屋面”获票3472张,“天空体育场”获票3454张,排名前三位。 “鸟巢”名列第一,表现出观众与评委在相当程度上的认同。 经决策部门认真研究,“鸟巢”最终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最终实施方案。 满足奥运需求,重视“后奥运开发” ——不仅要筑造历史性建筑,而且要体现节俭办奥运理念,为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基础 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的确,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 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让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 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更为匠心独具的是,“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评价说,这个建筑没有任何多余的处理,一切因其功能而产生形象,建筑形式与结构细部自然统一。 评审委员会和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设计并搭建“鸟巢”不易,要让“鸟巢”在未来的日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更为不易。 据介绍,“鸟巢”设计之初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节俭办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奥运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 按照要求,“鸟巢”共设10万个座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另外两万个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 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将“鸟巢”的功能与周围地区日后定位乃至整个城市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 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 同时,“鸟巢”在设计建设中,还在场地和空间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场馆利用效率,除能够承担开幕、闭幕和体育比赛外,还将满足健身、商务、展览、演出等多种需求,为成功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在探索中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 ——运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促奥运“鸟巢”孵出产业“金蛋” 作为社会公益项目,过去体育场馆建设一般由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营,出现亏损则由财政补贴。 这导致许多体育设施在建成后往往成为政府财政补贴长期甩不掉的“包袱”。 北京决心“换脑筋”。 面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建设,北京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奥运项目建设和运营运作模式。 按照规划,由北京市负责的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将运用市场机制融资建设,通过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设和运营。 用一位北京奥组委专业人士的话说,就是“奥运‘鸟巢’要孵产业‘金蛋’”。 第一个要建的当然就是将在2008年举行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可容纳10万名观众的主体育场。 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北京将其建设投资方式分两部分:北京市政府出资58%,授权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出资代表;另外的投资部分则通过全球招标,由最终中标的项目法人合作方出资。 考虑到国家体育场投资额度大,赛后营运成本高等特点,为吸引投资商,北京市开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除国资公司代表政府投资58%外,在土地转让、拆迁等方面也都给予了相当优惠的政策。 2002年10月28日,北京向全球公开发售奥运项目资格预审和意向征集文件,标志着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招标工作正式启动;2003年1至2月,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投标申请人的投标资格、建设方案设想、融资计划思路、运营方案意向等进行评估,确定了5名投标入围者;2003年7月,在对投标人递交的优化设计、建设、融资、运营以及移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后,推荐了2名中标候选人;随后,经过谈判并报有关部门批准,最终确定项目法人合作方中标者。 2003年8月9日上午,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合作方签约仪式举行,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为代表的联合体,最终成为国家体育场项目法人合作方招标的中标人。 这个联合体成员包括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美国金州控股集团公司及中信集团公司所属国安岳强有限公司。 中标联合体与北京市国资公司共同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将获得2008年奥运会后30年的国家体育场经营权。 国资公司30年不参与分红,经营期满后收回完好的体育场。 北京奥组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要场馆及相关设施项目法人招标工作已圆满结束,完成项目法人招标工作的国家体育场等6个项目,总投资约205亿元,其中85%即174亿元的资金通过项目法人招标,运用市场机制融资完成。 关于鸟巢的结构“看,几天没从这里路过,那边‘鸟巢’的框架已经搭得那么高了。 ”昨天下午,北京奥组委首次组织中外记者参观、采访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操、蹦床和手球的比赛场馆———国家体育馆的建设工地。 从国家体育馆工地向东南遥望,国家体育场———“鸟巢”已经在寒风中现出了轮廓。 据北京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兼办公室主任金焱介绍,在“鸟巢”工程建设高峰时段,最多需要420人同步焊接。 不会因寒冬耽误工期“这么冷的天,工人们施工能够正常进行吗?寒冷的冬天不会耽误工期吧?”昨天下午,在寒风中不断搓着手才能握笔记录采访内容的记者们深有感触地向国家体育馆工程负责人问起寒冬对施工的影响,得到的答案十分自信,“我们已经抢在冬天到来之前将可能受到低温影响的地基混凝土浇注、钢筋捆扎工作基本完成,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地面施工了。 ”金焱表示,严寒对施工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由于气温低,部分混凝土施工需要采取防冻措施;另一方面是在钢结构的施工中需要解决预热及保温的问题。 针对冬季施工可能遇到的困难,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早在9月份就准备好了应对措施。 因此,严寒对冬季施工“影响不大”。 2000多工人建设国家体育馆国家体育馆工程负责人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永山介绍,今年5月28日开工的国家体育馆工程占地6.87公顷,预计2007年下半年竣工。 用来承担北京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操、蹦床和手球比赛任务的国家体育馆设计固定看台座位1.8万个,现在工地上有2000多名工人轮班施工。 “鸟巢”关键在于焊接“‘鸟巢’的建设关键在于焊接,在高峰时段我们会有420多个工人同步进行焊接作业。 ”谈到已经初现轮廓的“鸟巢”,金焱介绍,国家体育场的结构特点是矩形空间钢桁架编织成的鸟巢结构。 要想实现这样一个建筑形式,需要六大要素:第一个是经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的立项研究钢结构技术方案;第二个要素是“鸟巢”钢结构需要的大约是4.3万吨高质量钢材。 目前在中国钢铁协会等有关部门和各大钢厂的支持下,钢材已全部落实;第三个要素是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分别在江苏、浙江以及上海三个地方进行加工,加工方案和工程进展可以满足钢结构施工要求;第四个要素是施工的详图;第五个要素是经过长时间的培训、考核过的焊工。 因为这项工程非常独特,它对焊工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最高峰时段国家体育场需要大批焊工。 第六个要素是将在浙江、江苏和上海加工制作的钢材,运到国家体育场的运输问题。 这些纵横交错的钢铁枝蔓是鸟巢设计中最华彩的部分,也是鸟巢建设中最艰难的。 看似轻灵的枝蔓总重达吨,其中,顶盖以及周边悬空部位重量为吨,产生的重力难以想象。 在鸟巢的建设过程中,78根临时搭建的支撑塔架支撑着这吨钢铁的枝蔓。 78个受力点按所处的平面位置分布在鸟巢钢结构顶面的外圈、中圈和内圈上,其中外圈24个,中圈24个,内圈30个。 卸载,就是将由这78根临时支撑塔架提供的支撑荷载卸去,让鸟巢由被外力支撑的状态,变成完全靠自己支撑。 由于需要卸载的重量重达吨,专家们根据严密计算和论证,把卸载这一复杂的过程分为七次完成。 每次又按照外圈、中圈、内圈、中圈、内圈的顺序依次进行,即先同时解除外圈的24个支撑点的荷载,再同时解除中圈的24个支撑点的荷载,之后解除内圈30个支撑点的荷载,然后再将中圈和内圈的支撑点荷载重复解除一次,上述五个小步 骤完成即实现了一次卸载;如此循环重复七次,卸载完成。 专家们又把这一过程简称为“七大步,五小步”。 共计35步。 根据受力计算,卸载需要遵循整体、同步、分级的原则。 所谓“整体”、“同步”就是每次需要同时解除同圈支撑点的荷载。 又因为所需卸除的荷载很大,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分七次”进行,也就是“分级”。 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侯兆欣今天上午在鸟巢钢结构卸载现场表示,鸟巢所用钢材名为Q460EZ235,这种钢的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性能达到最高级别,而这种钢材完全由我国自主创新研究出来。 侯兆欣说,名为Q460EZ235的钢材是顶级建筑用钢,“460”指的是钢材的强度,这表明这种钢的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E”指的是负40度的冲击韧性指标,这表明此钢的韧性十足,而“Z235”则表明鸟巢钢材的性能是最高级的。 据介绍,按照我国钢材标准,强度为420的钢材可满足普通建筑用钢标准,而鸟巢的用钢总量极大,重量也超出想象,因此,420强度的钢不能满足鸟巢的需求,因此,必须采用超出我国现有标准的钢材。 这种钢材是进口还是自主创新,成为摆在北京面前的问题。 2005年3月12号,武阳钢铁公司的负责人明确表示该公司有能力研制这种特殊需求的钢材。 武钢人再次挑起了这个重任,他们首先把目标关注在Q460,但是厚度、强度并不能完全满足鸟巢要求,一场围绕着Q460进化的科研攻关开始了,历经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每一步都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难题转化为成果,最终传统钢种Q460脱胎成110毫米厚的鸟巢特殊用钢,Q460EZ35,集刚强、柔韧于一体,实现了三效合一,保证了鸟巢在承受最大460兆帕的外力后,依然可以恢复到原有形状。 这意味着如果北京再次遭受上世纪60年代唐山地震一样的地震波及,鸟巢依然能保持原状。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可持续的前瞻性理念
2008年,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设计理念在飞利浦·詹森的心中烙下了可持续与前瞻的烙印。 他参观北京奥运场馆后,提出在伦敦,他们将采取不同的策略,更多地展示城市本身,而非单纯依赖大型永久性场馆。 例如,铁人三项和沙滩排球的比赛场地将设在象征英国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地方,如白金汉宫和唐宁街,让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伦敦的整体魅力上。
詹森强调,伦敦奥运会带来了关于永久性和临时性关系的新思考。 他认为,国际奥委会的目标是通过举办奥运会传播奥运理念,而伦敦的策略在于建造具有临时性的建筑,如可拆卸的“伦敦碗”体育场。 这个设计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上部的个座位是可移动的,仅个是固定的,这种设计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且奥运会后可以迅速转变为社区体育场。
“伦敦碗”的独特造型,因其上阔下窄的结构,被昵称为“碗”,它因拥有史上最大规模的临时看台而备受赞誉。 这个设计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考虑了可持续性,看台的拆卸与重组使得场馆在奥运会后可以继续服务于各种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如足球、橄榄球和音乐会,体现了实用性和智能化的特性。
伦敦奥组委认为,这座体育场的设计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体现了创新与前瞻的奥运遗产。 与之前的场馆相比,可拆卸设计展示了独特的价值,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这种智能的体育场馆设计,就像一个充满空气的大碗,赛后能够实现高效再利用,是詹森和伦敦奥运会团队对未来体育场馆设计的一次重要探索。
扩展资料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俗称伦敦碗,是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场馆,位于伦敦斯特拉特福区,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设置大约80,000个座位。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规划开始于2007年夏天,并于2008年5月22日正式开工建造,于2011年3月29日完工。
国务院46号文件为什么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点1、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 2、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 3、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 4、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 5、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 支持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 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产业。 6、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 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7、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 8、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9、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主要任务(一)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全面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 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加快全国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 有关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各类赛事活动举办提供服务。 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 推进职业体育改革。 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 完善职业体育的政策制度体系,扩大职业体育社会参与,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改进职业联赛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俱乐部的市场主体作用。 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 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 推行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 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 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实现最佳运营效益。 (二)培育多元主体。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加快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优化场馆等资源配置,提升体育产业对社会资本吸引力。 培育发展多形式、多层次体育协会和中介组织。 加快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体育用品、体育服务、场馆建筑等行业发展。 打造体育贸易展示平台,办好体育用品、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博览会。 引导体育企业做强做精。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提升服务贸易规模和水平。 扶持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经纪、营销等企业发展。 鼓励大型健身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鼓励大型体育赛事充分进行市场开发,鼓励大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挖掘品牌价值。 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 (三)改善产业布局和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 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基地,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壮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集群。 支持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江河湖海、山地、沙漠、草原、冰雪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 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产业。 改善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 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支持各地打造一大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 积极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传统体育用品的质量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抓好潜力产业。 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以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为突破口,促进健身休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 制定冰雪运动规划,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一批冰雪运动场地,促进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形成新的体育消费热点。 (四)促进融合发展。 积极拓展业态。 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 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 促进康体结合。 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 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提倡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 鼓励交互融通。 支持金融、地产、建筑、交通、制造、信息、食品药品等企业开发体育领域产品和服务。 鼓励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运动功能饮料、营养保健食品药品等研发制造营销。 在有条件的地方制定专项规划,引导发展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航空飞行营地、船艇码头等设施。 (五)丰富市场供给。 完善体育设施。 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 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 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 发展健身休闲项目。 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 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运动项目。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以竞赛表演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各类体育赛事。 推动专业赛事发展,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 丰富业余体育赛事,在各地区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广泛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引导支持体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 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等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际精品赛事。 (六)营造健身氛围。 鼓励日常健身活动。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 鼓励单位为职工健身创造条件。 组织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为群众提供体质测试服务,定期发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鼓励实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促进青少年培育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推动场馆设施开放利用。 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提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设施使用率。 加强体育文化宣传。 各级各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体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积极支持形式多样的体育题材文艺创作,推广体育文化。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